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,家中又迎来了一位小公主,生第一胎的时候,懵懵懂懂,啥也不会,孩子哭了,就等着月嫂过来照顾,看着学着,也没摸出多少门道,等月嫂走了,连忙又签约了一名家庭医生,闲暇之余,就是各种阅读育儿说明书,忙起来的时候也是一地鸡毛。
image

二娃多多少少有了一点经验,依稀还记得四年前,也是在手术室前,焦急地等着,担心孩子,担心老婆,担心自己的身份即将发生变化。今天早上守在手术室前,些许的紧张自然也是免不了的,不过想到现代医学之成熟,时间流失也快了不少,在等待的那一个多小时里,屁股竟没有离开过板凳。很快,就看到医生推着老婆和娃出来了。

孩子离开母体,来到这个世界,感受最多的是孤独和陌生,而表达这种情绪的唯一方式就是哭闹。在病房,四处皆是孩子啼哭之声,一天二十四个小时,从未停歇。第一胎的时候,完全听不得孩子哭,稍有响动,便会跑过去,拍一拍,安抚安抚,若安抚不好,还会抱起来摇一摇、哼一哼,让她感受到自己在被关怀。

刚出生的孩子,会被医生抓出来做各项检查,直到离开产房进入病房,在这段时间里,孩子的体温会有所下降。因此,新生儿回到病房的第一个小时,就是贴着母亲的身体,取暖,这也是一剂赶走孤独感的良药。看着此刻的娃,整蜷缩在母亲的怀里,大人悬着的心也塞回去了一大半。

新手爸妈最担心的不是孩子哭闹,而是面对孩子的哭闹,不知所措。刚出生一天的孩子,胃容量只有 6~8ml,在奶嘴边嘬两下,肚子就会鼓鼓的了,但这对于还没有开奶的妈妈来说,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,孩子半天嘬不出奶,刹那间,便闷红着小脸,皱眯着双眼,张大嘴巴,哭喊起来,偶尔还能看到眼角噙着泪水,甚是惹人怜爱。

刚出生孩子的吮吸是条件反射,她以为自己还游荡在母体内,咕噜咕噜地,羊水一口一口进肚子,无论饿不饿,吮吸是不会停的,所以也会看到,孩子在无聊之时,抓到什么便吮吸什么,实在没啥可抓,就把自己的小手指头塞进嘴里,嘬得正经有味。

孩子每隔两个多小时,就要准时吃上两口,标准时长是十五分钟,能把奶嘬出来那是最好,若嘬不出来,接下来便是声嘶力竭、雷霆怒啸。还记得一胎刚出生的当天夜里,因为嘬不出初奶,转身就成为了整个楼层的啼哭比赛冠军,搞得护士不得不整点其他奶给孩子止止馋。

以前在新生儿身上听的最多的是黄疸,直到今天才正儿八经搞明白它是个啥,孩子刚出生,代谢很快,红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胆红素,而新生儿的肾脏还没有发育完全,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不足,因此会看到孩子皮肤开始泛黄,怎么办呢,其实很简单,多吃多拉。说起来是简单,做起来就需要靠妈妈和孩子的良好配合了,奶要备足,而且孩子要准时喝、顺利拉,需要细致的照顾。

所以呀,养孩子,就是这么点事儿,吃、喝、拉、撒。
今晚肯定是个不眠夜,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