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几天加班比较多,起得晚,所以晨课停了几天,后续还是得恢复习惯,保持下去。
就聊一聊为啥最近比较忙吧。
转岗来蚂蚁金服的语雀团队差不多一个半月了,由于之前在淘宝团队呆过五年,换到阿里另一个大团队,就像是换了个项目组,没啥特别明显的高原反应。适应环境对我来说是一件再轻松不过的事情了,可能最大的不一样是,又有机会去接触一批优秀的同学,找到几个有意思的灵魂。
如果你好奇为什么我可以快速适应,下面也可以简单聊一下:
- 首先,从业务中找到归属感,大家认识你最快的渠道并不是面对面的聊天,在一个项目组里,大家了解你的最快渠道就是看你对业务的思考和贡献,所以我一直逼着自己去思考,业务当中的问题,以及我能做什么;
- 找到痛点问题,快速解决,快速拿结果,一个项目发育到一定的周期后,一定有些年久失修的内容,而且不同的角色遇到的问题都会有差异,跟不同的角色都聊一聊,找到与自己岗位相关的部分,去解决它;
- 最难的一点是去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,团队之中的所有人,各司其职,都有分派好的工作内容,你在团队中需要长期负责哪一块?这也是我近一个多月想的最多的问题。
把这几件事情做好,需要耗费不好的精力,复杂的倒不是执行,而是找到对的事情,以及想到好的策略。
Work-life balance,这个问题在网上经常看到,也曾经有人问过我,当时也是话未多说,大家相觑一笑。作为一个身上扛着房贷、车贷,有家、有室、有父母需要赡养的 80 后、90 后,真的很难摆脱这个魔咒,朝九晚五的平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。
所以重点应该还是放在工作的效率和生活的质量上。自从有了孩子以后,我周末是坚决不会打开电脑的,任何事情,只要不给我打电话,坚决不处理。这其实是对自己的要求变高了,如果周一到周五的工作不够完善,你是很难避免周末接到电话的。
记得在五年陈典礼上,一位阿里合伙人分享了他平衡生活和工作的经验,我觉得很有道理。想把生活和工作平衡好是很难的,我们能做的、应该做的,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,在工作的时候,好好工作,回到家里,好好陪陪家人,陪伴的时长我们无法保障,那就把陪伴的质量提高上去。好好带孩子,耐心的跟她玩,用她听得懂的话跟她解释所有的疑问,也让她走进大人的世界,看看爸爸妈妈在忙什么,了解的多了,她理解的也就多了。
最近看到一篇公众号文章《儿子出生后,我给自己立下三条育儿规矩》,第二点提到的有效陪伴中,给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思路,
我给自己定下的第二条规矩就是,无论多忙,都要给孩子有效的陪伴。有效陪伴,指在陪孩子的过程中,父亲是专注的,而不是心无旁骛地玩手机,或处理其他事务。
具体来看,从孩子出生到上大学,我决定跟他一起,干100件“大事”。
- 选一个国家,跟孩子一起待上至少一个月,一起探索异国文化;
- 一起学习一门外语,可能是我熟悉的英语,也可能是我正在学的日语,也可能是我也不熟悉的西班牙语或法语;
- 传授一些记忆术给孩子,免得他走死记硬背的老路;
- 带孩子学会篮球(我最喜欢的户外运动),如果他也喜欢的话;
- 也可以是台球,我曾经最喜欢的室内运动;
- 跟孩子一起写一本书吧,写书其实没那么困难;
- 冥想,不知道孩子是否喜欢,但值得一起实践一次;
- 一起深度研读一本小说;
- 一起深度了解一部电影,而不是简单看一遍;
- 一起去医院逛一次,从产科,到肿瘤科,都走一遍;(估计要孩子十岁之后做这事)
- 一起去老家的坟墓走走,或者去城市的殡仪馆看看;(孩子十五岁后吧)
- ……
这是一种把陪伴进行量化的有效措施,我觉得非常好,我也打算这么做,虽然不能达到生活和工作的时间平衡,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有强烈的心理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