约定式提交规范 提供了一个轻量级的提交历史编写规则,它的内容十分简单:
<type>[optional scope]: <description> |
举个简单的例子:
feat(config): 允许 config 对象直接从其他 config 继承 |
在 git commit 时,如果你想进行多行 commit 编辑,可以通过 git commit -a
进入编辑界面;如果是单行,可以直接 git commit -a -m 'COMMIT MESSAGE'
完成提交。
更多的约定
约定式规范与 SemVer 的设计是相吻合的,
PATCH -> type(fix) |
大部分的提交中,我们都会使用 fix 和 feat 来描述本次修改的类型,当然也包含其他类型,如 chore/docs/reflector/improvement/perf/test/style
,值得注意的是:
- 一般不用写
body
部分的内容,除非存在BREAKING CHANGE
description
的内容要相当简明扼要,用简单的语句把修改点直接说出来- 一般不建议将多次修改放在一次提交中,尤其是一次半(第二个修改只完成了一部分)的情况
scope
可以是一个文件的地址,如/lib/utils
;也可以是某个功能点parser
,不建议超过两个单词
一些技巧
合并多次提交
如果你上次修改的内容存在 bug 或未完成,本次提交的内容与上次几乎一样,建议使用 git rebase -i
进行提交的合并,如
git rebase -i HEAD~3 # 展示最近 3 次修改 |
输出如下:
pick 0291959 chore(blog): 清理无关项 |
可以将第二行的 pick
修改为 squash
,表示保留 commit 但将本次修改合并到上次,相关的操作可以看 这篇文章。
关闭 ISSUE
在 github/gitlab 中,如果 commit message 中带有 Fix #23
诸如此类的信息,当 commit 被 push 到 repo 后,会自动关闭编号为 23 的 issue。
自动生成 CHANGELOG
在写日报或者周报,或者在项目发版时,我们可以很轻松地从提交日志中看到自己或者团队干了些什么事情:
alias git-changelog='git log --oneline --decorate'; |
当然也可以使用开源的工程自动生成结构化更强的 CHANGELOG 日志,如 auto-changelog,它提供了可自定义的 CHANGELOG 模板。
项目配置
约定如果没有工具来辅助和约束,大概率就成了一纸空文,毫无意义。在项目实战中,我们可以做如下配置让项目成员强制进行约定式提交。
1. 安装工具
推荐使用 @commitlint/cli
进行检测,安装方式:
npm install @commitlint/cli --save-dev |
2. 配置约定
在 @commitlint
工具包中有一个规则比较强的检测规范:@commitlint/config-conventional
,也安装到项目中:
npm install @commitlint/config-conventional --save-dev |
安装完成后,需要显式地配置,在项目中增加 commitlint.config.js
:
module.exports = { |
config-conventional
中允许类型有 build/chore/ci/docs/feat/fix/perf/refactor/revert/style/test
。
3. 提交时执行检查
推荐使用 husky
这个工具,它会帮助我们自动配置 commit hooks,只需在项目中添加 .huskyrc.json
文件:
{ |
当然也可以直接在 package.json 中配置 husky
字段,具体可以查看 文档。
小结
整洁的提交记录并不仅仅意味着开发者自动生成 CHANGELOG,遵守约定可以给项目沉淀一个结构化的提交历史,再加上一些 emoji,生成出来的文档简直就是一篇生动的项目发展史,它有助于我们向公众传达变化的性质,同时对继续集成也会带来一定的好处,比如我们可以根据 type 触发不同的构建和部署流程。